临床医学研究
青少年心理方向
儿科医院心理门诊青少年心理疾病特点
青少年心理方向 2020-01-06 16:07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时期,心理生理迅速变化。 一方面希望脱离对父母的心理依赖[11;另一方面由于个性、 认知、思维和情感等心理过程尚未成熟,易受家庭、社会等外 界因素影响。为探讨青少年心理疾病特点,本文对我院心理 门诊6年来患儿情况进行分析。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来源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咨询 门诊1998年10月~2003年5月诊治的697例患儿;年龄10 ~18岁。
       二、方法对所有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资料输入电脑 在Excel 2000下建立数据库,进行资料描述。所有对象诊断 由咨询师在咨询时根据ICD一10标准确立。
      结 果
       一、一般资料
       1.性别比较:男女比为2.17:l;2.年龄比 较小学阶段就诊者最多,约占73.77%,初中阶段约占 23.21%,高中阶段约占3.02%。
        二、围生期情况 就诊者中围生期无不良情况占 48.78%,曾有不良情况占51.22%。
        三、养育及家庭环境 1.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对孩子不 良行为以打骂及(或)物质惩罚为主,占19。23%,以说理为 主,占76.92%,不予理睬为主,占3.85%。
      2.父母关系:就 诊者父母关系和睦约占81.94%,不和睦约占6.94%,分居 约占1.8l%;离婚约占7.08%,再婚约占2.22%。3.家庭 结构:62.28%为核心家庭,30.69%与祖辈同住,单亲家庭 占7.03%;4.学习成绩:成绩好占28.67%,中等23.17%, 低下48.16%。
     四、疾病种类见表1。
      五、各年龄段疾病诊断分布情况见表2。
       六、就诊原因诊断分布 以学习问题为就诊患儿诊断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3.50%)、学习困难(8.88%)最多见。 以躯体症状为主诉患儿诊断为情绪障碍(29.25%)、抽动障 碍(10.38%)、睡眠障碍(13.21%)最多见。以情绪问题为 主诉患儿诊断为情绪障碍(30.93%)、情感性障碍 (21.65%)、适应障碍(5.15%)最多见。以个性行为为主诉 患儿诊断为情绪障碍(14.88%)、品行障碍(11.57%)较多 见。
      七、治疗结果所有就诊者均予支持性心理治疗。药物 治疗占35.27%,单纯心理治疗占64.73%。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小学阶段就诊者最多,高中阶段就诊最 少,与流行病调查中青少年期心理问题发生、分布并不符 合,其原因可能为:1.我院为综合性儿科医院,就诊者普遍 为小年龄儿童,而高中阶段孩子可能更倾向于到成人医院就 诊。2.年长儿与父母交流及父母对其关注程度都相对减少, 一些心理问题不易及时发现。3.年长儿学习任务较多,压力 较大,使家长和孩子都忽略心理方面问题。
       近6年来在我院心理门诊中小学近50%就诊者以学习 问题和躯体症状等为就诊原因,而在高中阶段中则以情绪问 题等主观表现多见,可见随青少年成长,其言语表达能力发 展及自我观察能力成熟,其临床表现也渐接近成人。由于青 少年在感受及表达方面尚不成熟,因此心理疾病特别是情绪及情感障碍等主观感受为主疾病,在青少年中可表现为多种 不同症状[3|,同时相同症状亦可能被诊断为不同疾病【4 J。就 诊原因以学习问题占首位,其中以学习成绩中等以下者居 多。亦有部分学习成绩较好孩子因其他原因就诊,但根据资 料,他们往往在各项表现均较明显,并影响学习和生活时才 就诊。可以看出学习问题仍是家长首要关注焦点。本文就 诊男童明显多于女童,与国内相关研究相似15j5。是否由于男 童的学习问题较多见,还是由于家长更重视男童缘故仍需进 一步研究。本文还发现,就诊青少年中围生期曾有不良情况 者较无任何不良情况者多,国内相关研究亦有类似发现,围 生期异常是否与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生有关,也值得进一步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