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如何加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
新闻中心 2023-05-26 17:47
一、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指以领导干部为服务对象,以提高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以科学有效的心理服务内容和方式为手段,以组织保障和社会支持为基础,形成覆盖全过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和机制1。
 
加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保障领导干部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业发展。领导干部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工作中经常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繁重繁琐的任务、激烈竞争的压力、严格监督的约束等各种挑战。这些挑战不仅考验着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也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调节情绪状态、解决心理困扰、增强心理活力,就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后果,如工作效率下降、工作质量降低、工作失误增多、工作态度消极、工作关系紧张等。这些后果不仅损害了领导干部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他们与家人、同事、群众等之间的关系,甚至危及了他们的事业前途。因此,加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并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和水平,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生活品质。
 
加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提升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水平。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推进各项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领导干部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或行为异常,就可能影响到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纪律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到党和国家安全稳定。因此,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他们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担当精神、提高政治能力素质、树立政治形象声誉2。同时,也有利于激发他们创新创造活力、增强改革发展动力、提高执行决策效率3。从而为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下,在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积极推动下,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我国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政策法规日益完善。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选举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涉及或关联到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或服务内容方面的法律法规,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指引。同时,各地区各部门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了操作指南。
(二)服务内容日益丰富。我国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测评、心理危机干预等。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根据领导干部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例如,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培训班、专题报告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和能力;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热线电话、网络平台等渠道,为领导干部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通过组织心理治疗小组、个案辅导、药物治疗等方式,为有心理困扰或疾病的领导干部提供有效的心理治疗;通过运用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和方法,为领导干部进行个性特征、能力水平、职业倾向等方面的测评,为其个人发展和组织管理提供参考;通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专业队伍,为遭遇重大危机事件或创伤经历的领导干部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
(三)服务网络日益完善。我国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主要包括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和以党政机关为主体、以党校院校为依托、以专业机构为支撑的党政领导干部专项服务网络。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这两个网络,并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模式和经验。例如,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方面,一些地方建立了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社会组织参与、专业人员支持的社会心理服务协调机制;一些地方建立了由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公众参与评价的社会心理服务运行机制;一些地方建立了由社区(村)委会牵头、居民(村民)自治协商、专业人员指导的社区(村)心理服务工作机制。在党政领导干部专项服务网络方面,一些地方建立了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相关单位配合、专业人员参与的党政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工作小组或办公室;一些地方建立了以党校院校为依托、以教师队伍为主体、以学员群体为对象的党政领导干部心理培训中心或基地;一些地方建立了以专业机构为支撑、以专家团队为核心、以咨询辅导为主要内容的党政领导干部心理咨询中心或站。

三、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时代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加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缺乏足够重视,认为这是“软性”工作,“非必要”工作,“小事”工作,“边缘”工作,“隐私”工作等,没有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一些领导干部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和及时处理,认为这是“丢脸”事,“丢份”事,“丢权”事,“丢位”事等,不愿意寻求帮助或接受帮助。一些社会舆论对于领导干部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正确引导和科学评价,认为这是“失格”表现,“败类”行径,“败坏”风气,“败落”下场等,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或误解。
(二)制度上存在缺失。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没有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于开展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关爱干部、提高干部心理素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保障12。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是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化解社会矛盾、预防极端事件、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13。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民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的重要目标,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中国梦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条件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