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断乳期研究综述
青少年心理方向 2020-08-03 09:22
1 .“心理断乳期”概念界定
“心理断乳期”(psychological weaning)这一概念是由 美国心理学家L.S. HollingWorth 于1928年在他的《青年心理学》 ( The psychology of the adolescent) 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HollingWorth将青少年在发育成长 中要求摆脱父母的监护而形成独 立人格的过程称之为“心理断 乳”。这是一个与婴儿期因断奶 而改变营养摄取方法的“生理性 断乳”相对照的概念。傅小兰认 为,“心理断乳期”是学生从幼稚 到成熟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青 少年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 依赖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 开始自己判断和解决所面临的新 问题,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综 合相关概念定义,本文将心理断 乳期定义为是青少年在成长发育 过程中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从 家庭走向社会,由幼稚走向成熟, 最终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
2. “心理断乳期”表现形式
根据范兆兰、王文革发表在 《心理科学》2001年第5期上的 《青少年心理断乳发展过程的初 步研究》一文,通过对85个亲子 项目进行斜交变换旋转,再根据 因素的贡献率等确定了青少年心理断乳的表现形式即构成因素由 五方面组成:
生活关注:如果我离家太 远,父母会很担心,父母关心我 的衣食住行,他们对我百般叮咛 和呵护。
发展关注:父母关心我的学 习情况,他们支持我参加各种兴 趣班和技能班,每当我做错事情 时候会给我指出来。
社会独立性关注:父母会有 意识地在各种场合给我适当的锻 炼机会并且鼓励我战胜各种困 难,当我遇到麻烦事时给我指 导,帮我排除烦恼。
反抗关注:他们强迫我按照他 们的话,家长对我做的事情看不 顺眼,对我不太信任。
逆向关注:每当我看到他们 时候就有一种责任感,遇到不开 心的事情爸妈会向我倾诉,他们 很需要我的关心。
2. “心理断乳期”发展状况
日本心理学家落合和良行等 人在《筑波大学心理学研究》发 表的《心理断乳——1到5阶段过 程假嫩一文,运用文献分析法 对日本民间故事中关于孩子成长 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五阶段的假说。同年11月又以中 学生和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 亲子关系为视角,运用因素分析法 对青少年心理断乳的阶段进行了 实证性的研究。
范兆兰、王文革《青少年心 理断乳发展过程的初步研究》一 文,则以上海市在校青少年为研 究对象,以对亲子关系的倾向性评 价为视角,对在校青少年心理断乳 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实证性的研 究。研究得出,男女生心理断乳 的发展过程具有一致性。达到心 理断乳的初始年级段是大学四年 级后期,在不同的年龄段所处的心 理断乳发展的状态是不同的,整个 心理断乳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 段,即社会性(发展)关注一反抗 关注一生活关注——逆向关 注。
3. “心理断乳期"滞后原因
4.1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身心 发展规律的矛盾
当今家长在教养孩子的方式 上常常会犯过度宠爱、过度保护 和过度管束这三种错误,相应 地,这直接导致孩子形成过度依 赖、缺乏果敢和过度自卑羞怯等 不良心理特点,从而导致心理断 乳滞后。
4.2学校传授知识与全面发展 的矛盾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 提出对学生要进行“德智体”系 统教育。但在现今学校里,大多 只重视智育,即知识的传授,而 忽视学生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教育,使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缺 憾进一步扩大。
4.3青少年仿效对象单纯化与 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矛盾
班杜拉提出过社会化过程中 榜样的作用,青少年,尤其是中 小学阶段是模仿最活跃的时期, 并贯穿青春期全过程,也称“偶 像崇拜”期。当今社会,青少年 模仿对象呈现单一化趋势,多为 明星名人,且媒体在价值观引导 上也有很大缺失,于是,有的以 无知为荣耀,以幼稚为清纯,以 浅薄为高尚……由于模仿对象上 失范,直接导致了心理断乳期发 展的不平衡性。
2. “心理断乳期”常见心理 问题
根据吴忠良《青年“心理断 乳期”的问题及其解决》及林崇 德凄展心理学》所述,青少年 “心理断乳期”主要有以下几种 心理问题:
性困惑心理:性成熟是青春 期一大特征。男生女生开始产生 朦胧的性意识,有了了解、探索 与尝试性的愿望。同时,性成熟 这一"突变”,往往给青少年带 来了不少的困惑。若性知识教育 不及时,就会出现过度逃避畏 缩,视性为洪水猛兽和过度开 放,性行为放荡不羁,不洁身自 爱等问题。
逆反心理:青少年在不断成 熟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独立自重 的要求。在生理和心理的共同作 用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的爱和 过度关心感到不安和不满,开始 出现反抗、胡闹、甚至攻击破坏 行为,并希望以此来摆脱对长辈 的依恋,从而实现自己的独立。
从众心理:青少年自我意 志,思维水平和价值观判断还比 较薄弱,同时由于文化知识、生 活阅历、社会经验等都比较缺 乏,自制能力较弱,在面对纷繁 复杂的社会现象时,缺乏应有的 判断力,容易产生盲目的从众心 理,以求与众人达到一致。如吸 烟、消费、恋爱等。
自卑心理:青少年的闭锁性 和敏感性,导致他们过分注重自 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甚至害怕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 在人际交往中,过分被动,又担 心他人对自己有不好的印象。慢 慢会轻视自己,否定自我,甚至 郁郁寡欢,产生严重的心理问 题。
2. “心理断乳期”关注和应 对
6.1青少年自身方面
解铃还需系铃人,青少年要 想顺利度过“心理断乳期”,自 我努力是最重要的。青少年的知 识经验,人生价值观都有待完 善,因此要多听取长辈们的意见 建议,不要偏执的认为独立就是 谁的意见都不听取,自己草率的 做决定。同时,要培养自尊自强 的品质,增强意志力和自信心。
6.2家长要做的努力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素养, 以良好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的成 长。要和孩子多沟通,多鼓励, 不要一味的指责和居高临下,学 会尊重孩子的自尊,逐渐培养孩 子的独立能力。
6.3学校应负的重任
学校要充分承担起全面素质 教育的重任,不仅重视知识传 授,也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 康。要有完善的心理咨询室和咨 询师,及时解决青少年出现的种 种心理问题。
6.4社会媒体的作用
作为大众传播的重中之重, 社会媒体要肩负起净化社会的重 任,将错误价值观和垃圾文化及 时过滤和摒弃,以防意志力尚且 薄弱的青少年步入歧途。
总之,“心理断乳期”是青 少年发展中必经的过程,要严谨 对待,让青少年能顺利健康的度 过这一阶段,从而培养出积极向 上的独立人格,走向下一阶段的 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