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21-03-17 15:41
  1. 一、强化法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例 如,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讲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教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教师请教,教师就要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如此反复,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 动向教师请教的行为方式。

  2. 二、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可以在当事人身上 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例如, 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辅导老师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与他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 笼中的猫,进一步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

    系统脱敏法的三个步骤

    第一、进行全身放松训练;

    第二、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

    第三、 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

  3. 三、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

  4. 四、来访者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也称为求助者中心疗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由罗杰斯所倡导,这种咨询方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人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

  5. 五、理性—情绪疗法(又称:合理情绪疗法)

    ABC 理论是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受他们对事件的知觉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是取决于事件的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或他对自己所说的话所致,合理的 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人有许多非理性的观念, 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关怀和体贴等。该理论强调认知的重要性。

    不合理的观念有三个特征:

    1.绝对化: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关怀和体贴等;

    2.过分概括: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 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

    3.糟糕至极:该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的。例如, “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